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空间型、基础型的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相互协作,将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各组成要素集成和整合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表达和揭示数据信息所隐含的规律,为政府、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随着区(局)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至少7个部门(如风景局、绿化处、文物处、规建局、遗产监测中心等)提出了针对各业务条线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以搭建“智慧西湖”综合应用平台为目标,以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为导向,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集成与整合现有的基础测绘成果和地理信息资源,建成分布于多级网络环境、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源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地理空间数据的维护更新和共享交换机制,为区(局)、企业、公众提供空间地理信息服务,为“智慧西湖”建设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的集成与整合提供空间基础定位。
实现对区(局)所需地理信息的采集、储存、管理和传输等功能,建立规范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
实现全区(局)地理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应用,确保地理信息完整、有效、唯一,GIS系统的空间与属性数据纳入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采用SOA架构设计,通过共享服务方式为各业务应用提供地理信息应用接口服务,根据业务特点方便的开发特色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标准接口供各业务系统调用,达到简单、快捷的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构建业务系统的地图应用,综合利用地理信息数据,节约建设成本奇异果APP官方下载、缩短建设周期,提升管理效率与公众满意度;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调用数据中心综合应用平台的应用功能,在统一门户中实现用户的个性化调用以及与综合管理等各类业务系统界面层的自由组装。
建立统一的GIS标准规范,完成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与建库工作,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项目建成后,应采用先进的外业数字化测量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通讯技术,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更新与维护。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以标准和规范体系为依据,以数据库建设为核心,以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开发为支撑,以地理信息数据获取、管理、更新、共享与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和两个体系,四个层次即应用层、软件层、数据层、支撑层,两个体系为标准与规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等)。
包括基础地理要素的分类编码和分层标准、数据处理标准、数据建库标准、元数据标准、数据更新标准、数据共享与交换标准、数据库操作规范等。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相配套的软硬件与网络环境,包括主机系统、备份系统、内部局域网等。
数据采集与更新维护是在地理信息系统建成后,依据竣工测量的成果数据或者每年选定区域进行修补测,用以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在数据的更新中要注意不同比例尺之间地理要素的联动更新。
实现地理信息数据以及航片、遥感影像等栅格数据在建库之前的要素分类编码的转换、坐标系的转换、要素分层、属性添加、数据监理与建库等。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统一存储大地成果数据、综合管线数据、地名数据、元数据、遗产点、古树名木、乡土建筑等多种数据,实现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数据的一体化集成管理。
根据对用户的需求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包括管理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服务数据库三大部分,其中管理数据主要是存放地理信息管理的相关数据,如机构、人员、权限、元数据、数据字典等数据,这些数据主要为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其中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名地址数据库等等;服务数据库由共享数据库和交换数据库组成,其享数据库包括各部门专业应用提供地理信息,交换数据库主要负责与其他专业应用以及与上下级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原则上服务数据库应与管理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物理上隔离。
根据区(局)的实际情况,在整个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首先建设平台管理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根据应用需求可逐步建立起服务数据库。
根据区(局)实际情况以及各个部门对基础地理数据的应用需求,将区(局)基础地理数据分为八大类,包括基础地形图数据、测绘管理数据、行政区划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元数据、综合管线)GIS基础平台
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建库、管理、更新、维护、共享与交换等功能,为地理信息数据的持续发展和完善提供软件工具支持。
按照信息系统的逻辑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最顶层为表现层主要为用户界面,中间层为业务处理层,包括用户认证、系统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交换共享、测绘管理、数据生产和更新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地名地址管理、数据交换共享、地图发布等功能模块。
实现内部用户身份的认证和根据用户权限加载系统功能。数据生产和更新模块:数据处理人员进行数据建设和更新维护的主要工具,其中包括对测绘数据的导入、数据检查、数据修改、数据入库、坐标转换等功能。
实现数据库的管理,包括基本的GIS功能和专题地图管理、查询统计分析以及输入输出等功能。
实现对外交换数据格式的定义、共享数据的分离和输出、发布数据的分离和输出以及相应的元数据生成等功能。
实现区(局)基础地理数据元数据(包括数据字典)的生成、定义和维护、查询统计、输出等管理功能。
主要完成地名的录入、生成、编辑修改,地址编码的录入、修改、查询,地址匹配查找等功能。
主要包括对系统用户和权限的管理、系统模块权限的管理、系统参数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和备份管理等等功能。
主要是面向社会公众,为社会公众提供区(局)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主要是通过WebGIS方式在互联网上发布。以上模块是按照地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需求划分的,模块之间是松散耦合的关系,模块之间相对比较独立,同时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如多模块之间共用、必要条件关系奇异果APP官方下载、相互依赖的关系等。
GIS系统结合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3D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实现对区(局)水域管理圈、遗产圈、景区管理圈、城区绿化圈和杭州文物圈的行业应用,在GIS底图的基础上开发建设针对业务的专题图层,根据业务范围及权限实现分图层展现,实现管理可视化、精细化、实效化。
基于准确的西湖水域地图,对湖畔设施、游船等信息进行采集定位,结合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有效监控,并与数字城管系统进行协同,实现对西湖水域圈内部件设施的管理与维护;通过GPS对游船进行定位跟踪,并能够在GIS平台进行展现,实现对游船的监控与调度,提高游船管理水平的同时,提高游船安全性应急反应速度,保障游客安全;通过数据中心,获取关键区域的水质、水位、噪音、土壤等环境信息,在专题图层上进行展现,实现实时信息查询、历史数据对比等功能,快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奇异果APP官方下载
参照以上规划,需要开发建设部件设施图层、游船管理图层、环境信息图层等专题图层。
通过GIS、GPS、RS及物联网技术,将24处遗产点和遗产区,建立遗产健康档案,根据不同种类遗产的属性设置标准化的监测指标,并对指标进行编码、采集和分析管理;
通过人工与物联网技术自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实时监测,借助GIS平台对遗产点及遗产地周围环境进行直观展现,实现管理在空间和时间轴上的精确定位,实现对遗产区和24处遗产地管理的精确、敏捷、高效和全时段、全方位覆盖与监测预警;
通过视频/照片比对、激光采集及数字建模技术,生成虚拟化的遗产档案,借助WebGIS技术实现对公众的展示,真正实现世界遗产与世界共享。
根据地理空间信息将名胜区精确划分为基础的单元网格,除“数字城管”包含的各类城市管理类事部件外,结合景区管理实际,将名胜区内的管理对象按“部件”(景区特有公用设施类、名木古树类、历史建筑类、世界遗产等)进行详细分类,同时与景区管理事部件进行详细分类经过编码、定位(参照数字城管事部件分类标准),将所有景区管理问题都在数字化的地图上标明显示,落实到单元网格中,落实到责任人,强化网格化管理在名胜区管理行业的应用。
综合利用GIS的空间信息综合能力和直观表现能力,以景区空间数据为基础,形成图文一体化的景区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完善景区建设规划数字化应用,实现景区景点、土地、房屋、道路等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展现,通过GIS模拟设计规划成果直观展现方便规划人员分析优化;通过GIS展现景区建设项目的实时状态属性,方便进行项目监管;实现景区内自然文化景观的准确定位与实时监测;实现景区景点用地、宅基地、山林、茶田等土地资源的图文管理;实现对景区面上秩序、企业商户、龙井茶基地发展等社会管理的动态直观管理;掌握景区各主要景点及道路的动态,实现动态监控,出现安全问题及时响应。
参照以上规划,需要开发建设景点管理图层(包括人流量、停车量、考评结果等信息)、经济发展图层(包括企业商户、龙井茶、农家乐、青年旅店等信息)、社会发展图层(包括人事、社保、就业、卫生、教育等信息)、规划建设图层(包括土地、房屋、道路、绿地、公园等时空信息)、市政市容图层(包括城市家具、地下管线、路边停车、环境生态等信息)、工程管理图层(包括工程基本信息、进度、现场监控、投资等信息)以及其他需要建设的图层。
建立基于GIS的城市绿化管理应用系统可以直观地了解城市的绿化空间数据,包括系统资源(树木、花卉、草坪、道路、建筑物等)的图形信息和属性数据(包括现状数据和规划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的专业数据。
系统通过将招投标管理数据、认建认养数据、项目建设数据的直观展现,促进城区绿化建设项目的推进,强化项目管理。
系统集档案管理、数据汇总为一体,具有档案管理、绿化决策、数据报表、绿化示意图等功能,使用最新技术在绿化决策、绿化示意图部分实现系统资源样本库、数据与图像有机结合,使系统更加直观、完美、实用且使管理更加直观生动。
参照以上规划,需要开发建设城区绿化图层(包括绿化现状信息、历史信息、规划信息等信息)、公园绿地分布图层、名木古树图层、工程项目管理图层、绿化企业管理图层(包括企业属性、养护范围、诚信状况、养护车辆、养护人员等信息)、各城区绩效考核图层。
文物资源管理GIS信息平台是以杭州市文物与博物馆管理业务为主线,以大杭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考古、文物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示与公众服务等业务为核心,以文物资源空间信息为纽带,采用GPS和RS以及其他的物探、化探、测绘、监测等技术为数据采集手段,综合运用GIS及VR等可视化技术作为展示方式,在对文物、遗址及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立体管理的同时,建设各业务流程间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和覆盖文物研究领域的知识库集群,使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考古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示、管线维护、设备管理、工程选址、客流量控制、安全监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遗址敏感程度等分析数据图形化和直观化,为管理层提供辅助决策支撑,最终架构成为进行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建设、管理、保护和战略发展决策的智能化文物资源综合管理GIS信息平台。
平台涉及科研管理、考古管理、陈列展示管理、文物保护管理、安全监控管理、公众服务等业务应用模块,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强大的制图与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文物古迹分布图的编制,同时利用其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属性统计与时空综合分析。采用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对文物航片进行图像处理与分析;结合分析与处理功能对各遥感图像进行图像变换、多波段遥感图像处理等。
参照以上规划,需要开发建设文物分布管理图层、遗址保护管理图层(如南宋皇城遗址、良渚遗址、大运河遗址等)、乡土建筑管理图层。
公众服务发布系统是借助GIS系统的最前端展示层应用系统,借助WebGIS开展面向公众服务的GIS的应用,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浏览、查询、分析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各种信息,如民生、旅游、交通、餐饮、天气等;通过三维建模向用户提供网络虚拟地理环境服务,实现虚拟旅游。GIS在旅游方面可以应用于停车场、景点、道路交通管理等,并通过手机终端、车载终端、Pad等多种形式实现智能分流。
系统主要功能区域包括地图操作区域、图形展示区域、鹰眼显示区域和图层操作区域;主要功能有地图基本操作、地理信息查询(景区景点查询、宾馆酒店查询、路线查询、周边信息查询和矩形查询等)、空间分析(景区突发事故应急分析、最短路径分析等)、旅游资源信息浏览等,涵盖了与游客相关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
结合各业务条线下的信息系统,针对五大圈设置相应的面向公众的服务图层,如水域及游船导航图层、遗产保护导航及展示图层、西湖自助导航图层、杭州城区绿化宣传服务图层、杭州文物保护公众宣传服务图层等。
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造高水准综合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区(局)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协同通信系统、移动办公系统以及各业务系统的整合升级与OA系统的功能完善。具体如下:
集成区(局)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互联网资源等,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内部统一入口管理,单点登录,用户只需要在业务系统应用里设定一次用户名和密码,这些信息将以加密的方式存储在通行证库中。在登录到内网门户并要访问业务系统应用时,服务器从通行证库中读取通行证并登录到业务系统服务器上;
系统包括文本会话、语音/视频交流、手机短信、文件传输等功能。提供区(局)对内办公沟通、对外商务沟通的服务。其目的是为职工提供更方便的沟通方式,增强团队的信息共享和沟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内部通讯费用和出差频次等,从而为财政节省开支,同时也能创造一种新型的沟通文化,增强亲和力和凝聚力;
考虑到现有OA使用效果较良好,“十二五”期间可对OA进行适当的功能升级,增强搜索功能,增加智能搜索,实现便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开发建设移动办公系统,实现用户在非办公室的场合使用智能手机、Pad或其它移动终端接收和发送信息,处理日常办公事务,以提高办公效率。(2)权力阳光系统
继续完善园林文物权力阳光系统。在现有绿化和文物网上政务大厅和数字监察系统保持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根据监督检察“人权、财权、事权”的核心要求,重点监督管理名胜区“资源、资产、资金”的占用与使用情况,深化数字监察系统应用。
建设风景名胜区网上行政服务中心,实现西湖风景名胜区行政许可事项网上申报受理、反馈和监督服务,架构名胜区权力事项网上受理反馈窗口、内部权力运行系统和监督监察系统,初步建立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工作平台;实现典型权力事项及其运行信息的网上运行全过程管理;并实现和市级权力阳光平台的对接。
拓展网上政务大厅涉及范围,将风景名胜区各类审批业务逐步开放,服务景区内企业及公众,提升民生服务能力。
网上审批服务。进一步建设完善权力阳光网上政务大厅,提高园林文物网上审批业务办事效率,逐步开放风景名胜区辖区内的各类政府管理业务,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内部权力运行系统。推进权力阳光系统与内部综合应用平台的整合,将权力阳光系统纳入综合应用平台,实现政务管理流程与内容的公开透明;
完善监督范围。现有系统仅涉及园文局全市园林文物业务,“十二五”期间,覆盖名胜区管委会主要业务;
资产、资源监督。监督名胜区内资产、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房屋出租、景区招商、景区资产转让等;
重大资金项目监督。重点监督区(局)内重大资金项目、专项资金项目,监督资金流向、资金使用情况;
“十二五”期间建设区(局)视频会议系统,通过配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传输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实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增加双方对内容的理解能力。具体实现功能如下:多方音视频交互、协同浏览、会议管理、文件传输、文字交流等。
链接省、市视频会议系统。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完成省、市两套视频会议系统接入点的硬件环境准备工作,在第一会议室同时部署省、市两套视频会议系统,并根据要求做相应的配套建设;
全区(局)链接。实施建设覆盖全区(局)的多层级视频会议系统,接入点包括管委会、区街道、村委会、一线值班室等;
信息化工作围绕核心业务内容来开展,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工程项目监管。系统主要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程监控、项目管理以及异常处理。并对产生的历史数据保存、累加,实现对数据的比较、分析和利用。以白塔公园项目为例,在预算中加入信息化建设内容,工程进行时同步引入信息化建设,通过一个项目的带动,逐步在综保、绿化等工程项目中接入高科技手段来支持、协助管理。功能主要包括:
引入科学的项目管理理念,利用项目管理工具、图表等,合理规范项目进度;通过数据的报送、视频监控等,实时监督工程进度,监督工程项目质量;
通过视频监督等实时监督现场真实情况,查看工程安全保障是否完善,避免工程安全事故发生。(5)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数据仓库技术为基础,以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工具为手段,将区(局)应用系统中办公管理、景区管理、城区绿化、文物保护、遗产保护、人事、财务等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转换、抽取整合,并通过数据挖掘工具提炼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者迅速而准确地提供决策需要的数据、信息和材料,帮助决策者明确目标,建立和修改模型,提供备选方案,评价和优选各种方案,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区(局)决策支持系统以基础信息数据库、数据中心、各业务管理系统建设为基础,形成统一的信息深度分析和决策支持的平台,满足各层次决策需要。主要包括:
用于收集、整理和提供系统中与决策问题有关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各种数据;
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库及其模型管理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也是决策支持系统区别于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
包含有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提供存储和管理各种数值方法和非数值方法。包括预测方法、统计分析方法、优化方法等;
提供公司相关绩效指标数据,包括基于流程设置的各种绩效指标监控;定制动态实时报表;
通过决策支持系统与GIS平台的结合,为领导决策提供直观、智能的图片、图形、表格等方式的展现;
可针对区(局)各业务主题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可生成需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跟踪记录,并通过工作流进行跟踪、落实解决的情况等。使高层领导能及时掌握准确、一致的区(局)管理与公众服务全貌,提供辅助决策作用。2、景区管理
整合现有监控资源,建成区(局)高度指挥平台,实现对西湖景区全方位的监控管理、实时互动、调度指挥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具体建设包括:
整合资源,完善现有指挥中心硬件设施,实现对在线监测、自动监测与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决策的基础支撑。
整合现有视频监控系统,采集整理全面的景区、遗产、文物视频监控监测信息,为智能调度提供依据。同时,完善突发事件预警发布功能。
智能调度分流建设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依托数据中心,基于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对各景点客流、交通、天气等进行预报,引导游客自动分流;二是通过多种终端及媒体,发布、宣传、推荐景区旅游信息,提前疏导、控制人流与车流,实现冷门与热门景点均衡发展、景区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遗产的有效保护。
在发生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建立景区必要的应急机制、与视频监控系统的对接,开发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可全面提供现场图像、声音、位置等多种方式的通讯与信息服务,监测、分析、预测事件进展,为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通过调度指挥中心的统一协调指挥,实现景区安全应急数据及时准确、信息资源共享、指挥决策高效。(2)景区门票系统
景区门票系统融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及加密技术于一体,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及移动通讯技术,通过智能化实现整个景区售票、检票、票务统计等工作,实现计算机售票、检票、查询、汇总、统计、报表等各种门票通道控制管理功能及全方位实时监控和管理功能,智能化的门票系统能够提高收费景区的门票管理水平,提高景区整体的形象和工作效率,同时为游客们提供更好的票务服务。
该系统主要由票型票价管理、门票入库、门票领取、售票员退库、总退库、查询打印相关报表等功能;
实现每个收费景点的多票种、多票型的售票管理,主要由门票制票销售、门票信息查询、补票等功能;
通过散客检票和团队倒计数检票模式,实现检票闸机对纸质票、电子票(IC卡、RFID卡或移动终端)的检验与放行;
主要财务部门的票型票价管理、财务入账、对应收与实收现金的对账、报表查询统计打印、调账冲账等功能;
包括网点与设备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字典维护、数据安全、日志管理、全局参数设置等功能,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报表统计分析及决策支持:通过对数据库中的门票销售信息、游客流量等信息进行整理并统计分析,多角度了解景区运营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主要有客户信息管理、导游员信息管理、团队协议价管理、旅行社黑名单管理、购票情况统计、金额统计、游客分布统计等功能。3、遗产监测
遗产健康档案实质为遗产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的“三库”,即历史档案库、实时信息库、预警处理库。作为遗产专项数据库具备的功能及要求如下:
通过激光、红外等感应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前端视频监控,实现对遗产数据的采集、录入、编辑等;
对数据的格式及准确性进行自动校验,并根据共享数据库的需求实现数据格式的转换;
部分数据需要导入区(局)数据中心,将来部分信息需要上报国家遗产监测预警管理系统,规范通信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对采集的图像、视音频等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包括重命名、编码、批量导入、批量导出等;
根据遗产健康标准规范,对监测指标进行管理,包括遗产类别、监测内容、监测指标、预警值、报警等级等进行管理;
此模块与遗产在线监测预警平台对接,通过图像和视频、音频分析,将遗产健康状况及预警信息直接传递到监测预警系统;
对区域代码、单位代码、系统代码、系统参数、用户信息及权限进行管理和维护;
通过统计分析和报表,实现图表展现,并支持多格式的导出与打印,为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遗产出现报警时,提供当初制定并录入系统的应急预案,自动发送报警信息给事部件责任人,支持与移动终端的对接通信,支持系统高权限用户进行任务分配等。(2)遗产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针对世界遗产——西湖自然文化景观及其背景环境,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以软件开发为先导,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实现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现代化转变。全面采用信息化手段,根据世界遗产、文物保护法规的要求,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及时、准确的信息管理和监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既有利于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也有利于西湖景区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实现西湖自然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
该系统作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动态信息系统和监测预警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遵循统一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动态数据XML描述语言规范》。系统软件以标准数据加工、存储管理、数据服务系统为保障;以实时数据库、历史档案库、集成知识库为核心支撑体系。系统应用软件向网络化发展,按统一的数据格式向外提供或接受相关部门的监测数据;规范通信协议和传输设备物理层协议,解决系统兼容性并制定相应的专业技术标准。
建立以“一个系统、二级管理、三库支撑”为核心的监测系统体系,即“123”。具体内容为:
以“历史档案库、实时信息库、预警处理库”三库形成的遗产健康档案为系统支撑点,达到全方位采集,全方位记录,全方位监测。系统软件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分门别类为:建筑物、构筑物、陈设、植物、环境、控制地带、客流量、安防、基础设施、管理机构、文献资料等模块;各模块根据功能需要设子项目,主要有监测管理、监测记录、预警统计、基础资料等;子项目下又设分支项目,应覆盖了西湖自然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管理的各个方面。
系统软件在使用功能上基本具备了办公、判定、预警、电子交互访问、查询、维护等功能,实现了数据的按保密权限可输入,可更改、可显示监测结果的目标。系统与GIS平台对接,实现对遗产圈、24个遗产点的可视化管理。
建立监测系统软件,为实现数据标准加工、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共享服务、数据科学分析、预警和应急联动处置,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为监管的科学有效、数据可靠、信息畅通、反应及时、决策主动提供技术保障。
目前安防监控系统需要通过人员的管理才能实现安全防范目的,需要人的主观来判断视频中的各种情况,管理人员的疲劳和反应是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因素。建立完善的智能安防管理系统,提前预知博物馆安防所面临的异常情况,尽早作出应急反应。智能分析安防系统可以有效的进行改进和避免博物馆安防监控系统中的不足。
在室内外合理布置视频监控点,采用智能监控系统,进行固定物品监测、定向移动监测、移动路径监测等,监控博物馆内外安全情况;
在博物馆建筑外周界和建筑周边监测是否有物体靠近或进入;在非开发时间或者特定区域设定闯入区域,一旦闯入触发警报;
在博物馆出入口设置视频、红外及其他物联网监测技术实时监控人员进出情况,远程实时控制出入口门禁;
利用计算机工具设计巡查路线,合理设置巡查点位置,巡查人员配备无线对讲系统,到达巡查点后与监控中心作巡查报到,在规定时间内指定巡查点未发出“到位”信号时,应发出报警信号。(2)文物保护系统
基于国家文物局下发的文物普查系统,采集整合全市文物数据,建成数据完备的杭州市文物电子档案。开发建设GIS文物保护应用图层,即文物保护系统,功能包括对不可移动文物的GPS定位、追踪、远程监控,文物预警分析,决策支持,支持文物巡查,实现全市文物的监督管理。
采集、完善、整合全市文物信息,包括博物馆、馆藏、不可移动文物等,数据类型包括名称、种类、各项监测指标、历史价值等;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动态跟踪监测,包括GIS定位、远程监测等功能;
通过客户端实现与市县系统对接。文物数据由各个单位、县市自行采集,通过客户端报送。(3)智慧博物馆
建立一个智慧博物馆系统,将文物档案、资料数字化,博物馆虚拟化、在线化,对外开放部分应用,打造智慧博物馆。
将全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等历史资料、数据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与区(局)多个数据库、信息系统相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应满足文献全文检索、电子刊物全文检索等检索功能;
建立“西湖”专题数据库,突破地域范围,加大文物信息采集,以全国为重点、在全球范围内采集西湖相关的所有文物信息。5、城区绿化
奇异果APP官方下载
现有人工方式已无法适应园林绿化业务的管理需求,尤其是城区绿化工程管理,需要借助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智能化高效管理。“数字绿化”已经完成了部分数据化工作,在“十二五”期间需要继续完善,将城区绿化数据纳入区(局)数据中心,在区(局)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的基础上开发针对园林绿化业务的专题应用,依托数据中心、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加强园林绿化信息化深入应用,融入绿化管理的最新智慧,逐步建设“智慧园林”。“数字绿化”系统包括:
通过该系统调用数据中心绿地信息,依托GIS进行可视化管理,能够查询城区绿地分布、绿地属性(所属辖区、责任单位、植被属性、养护信息等)、绿地规划信息等;
依据各区块制定的养护计划,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养护;针对突发事件及园林绿化报案信息,进行报警提示,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安排养护;
根据业务规划计划及市政府要求,基于GIS的直观实时显示绿化企业养护信息,对养护车辆、养护人员进行及时的调度指挥,保证园林绿地养护工作有序、按时完成;
在区(局)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针对园林绿化业务建设立项管理、招投标管理,完善符合园林绿化的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模块;
针对各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养护情况,参照也已制定的考核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报表,并通过GIS图层进行分类显示;
根据《杭州市园林绿化信用管理办法》对全市园林绿化企业进行诚信管理。(2)古树名木系统
基于GIS地理信息基础平台,采集、整合古树名木数据,建成数据完备的杭州市古树名木电子档案。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系统,充分利用实时监测、视频监控、RFID、红外等先进技术,动态监控监测古树名木情况。
采集、完善、整合全市古树名木信息,包括树种、树龄、各项监测指标、病虫害史等数据。
基于监测数据,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智能分析古树名木健康状况,主动预警、支持决策。6、公众服务
门户集群建议采取统一规划、逐步推进、分级建设方式,统一建立起以区(局)门户网站为中心站点、各业务网站与下属单位门户为节点的多站点、集群式网络平台,以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形成平台统一,结构合理、层级清晰、内容丰富、维护及时、功能实用、界面美观、形象统一的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系统化网站群为总体建设目标。
建立网站统一的数据标准、技术规范、管理规范等,支持中心站点与各节点间的数据交互;
网站群中任何站点,任何栏目间均可相互交换数据,根据权限登录系统,提供XML数据交换接口,可与其他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为网站群大量数据吞吐提供一个高效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如信访数据、公众服务互动数据等;根据区(局)特色,打造政务公开与旅游服务并行的区(局)门户网站,在公开政府职能的同时,打造便民、利民的公众旅游服务平台。
完善升级现有“掌上西湖”系统,集成精准定位、真人语音、自动讲解等功能,提供线路指引、多语种导游服务,让游客旅程更加轻松便捷,获得更高层次、更丰富的旅游体验,提升智慧西湖在海内外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及时有效的游客信息,为区(局)在行业监督、指导和管理方面提供支撑。具体实现功能如下:
提供准确的景区定位,并根据游客定位,为其推介对应景点信息,推广多语言服务;
根据游客个性化需求,为游客提供景区周边酒店、餐饮、娱乐资源,实现智能型一站式服务;
逐步升级完善“掌上西湖”平台,增加杭州市其它景区以及国内著名景区动态信息,并可自由切换;(3)虚拟旅游
通过虚拟现实、3D等先进技术,虚拟西湖风景名胜区真实环境,使游客通过电脑、触摸屏、手机等终端网上游览各处景点,如身临其境,并作为传统旅游的有效补充,为更好的宣传、推广、传承世界遗产作出贡献。对于西湖景区而言,通过虚拟技术向游客展现自己的同时,增加与游客的互动和信任,也成为推广西湖世界遗产、吸引游客、建立景区品牌的良好保证。西湖景区虚拟旅游应符合以下特点及要求:
参观者可根据自身爱好和兴趣选择参观线路和景点,并能多角度多维度参观西湖景点;
奇异果APP官方下载
不仅能实现景区展示功能、建设规划功能,而且具备景区管理功能,并可结合实时监控系统和电子门票管理系统,实现西湖旅游的全面管理;
西湖景区虚拟旅游展现景区建设与管理决策者的创新思维、决策水平以及领导艺术等。(4)旅游电子商务
通过先进的IT、移动互联技术,以风景名胜区为中心,整合景区门票、餐饮(酒店饭店及农家乐等)、住宿(酒店、青年旅社等)、交通、观光车、特色产品商户、娱乐表演等各方面资源,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高质量的个性化旅游服务。旅游服务订单可通过互联网生成和处理,支持网上支付、汇款、现金等多种结算方式,操作轻松方便,直观快捷。旅游电子商务不但能为景区真正实现以游客为中心的全方位个性化旅游服务,还能有效拓展景区的盈利渠道,提升景区形象。具体功能模块有:
以景区门票系统为后台,实现景区门票和景区内观光车船票的网上销售,实现网上支付、网上退票,逐步拓展周围景点的联合票务合作;
整合景区内外酒店和途经地酒店资源,通过网上销售的方式,使游客能提前预订行程中的入住酒店,方便游客的同时并能提升景区旅游服务质量;
根据西湖及杭州周边景点季节推荐旅游线路,通过与虚拟旅游系统的对接,实现网上虚拟旅游与自助导航;
通过网上预订解决旅游社团队的景区内观光包车问题,有效调配和控制景区内观光车、游船资源,保证游客的旅游质量。通过引入接口或链接,为散客提供杭州周边的租车、客船票及机票预订等自助服务;
主要包括龙井茶为核心的西湖农产品、丝绸特产、合作市县的特色农产品及其他特色商品在线交易、进销存管理、交易订单管理、商家信息等管理;
系统管理员按照权限进行动态的订单管理、注册用户管理、门票管理、酒店预订管理、线路包车管理、就餐管理等;
主要有各类报表统计、游客数量走势分析、商品及服务交易分析等功能,为领导提供运营决策依据;
逐步拓展与周边景区景点的合作,实现跨地区服务,提供国内其它地区景点门票的网上销售及咨询服务,国内酒店、餐饮、娱乐服务的预订等。